非銀存款主要指的是券商、基金、保險、信托等機構的“自由現金流”,那么7月非銀存款為何大幅增加,主要流向了哪里?
數據顯示,7月非銀存款同比多增1.39萬億元,而居民存款減少1.11萬億元,同比多減7800億元,形成了明顯的“蹺蹺板效應”。專家分析,存款利率持續下行、股市走強以及居民理財需求上升,推動資金從居民存款轉向非銀機構。
中泰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目前我國居民的存款余額已經超過了160萬億元,尤其隨著利率下調之后,對于不斷到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它也出現了一個下調,按照目前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破二的這樣一種水平,這些到期的存款它不大可能再續存,有可能流入到銀行理財產品,或者直接流到了資本市場。
年初以來,A股市場穩步上行,賺錢效應逐漸顯現。7月,上證指數上漲3.74%,兩市成交額環比大增超40%,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專家表示,隨著“慢?!毙星橹饾u成為投資者的共識,居民財富正在加速再配置。展望后市,資金或將更多通過機構權益類產品間接入市,或直接進入股市。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從長期來看,伴隨著中國經濟底層邏輯的變化和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我們認為這種存款搬家將成為常態,為資本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活水。而在此過程中,更多的優質創新企業上市融資為居民創造財富。而投資者在分享中國經濟轉型的紅利的同時,進一步堅定投資中國A股市場的信心,從而形成可持續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