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上的帽子,腳下的鞋子、腰間的皮帶,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谷事會”博物館里,都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功能——開啤酒。
“我做開瓶器收藏已經30多年了,我們現在館藏的開瓶器有4000多件,孤品率達10%。除了新出的開瓶器以外,從我個人的角度已經很難得到不一樣的開瓶器了。”“谷事會”博物館創始人許曉帆言語間透露著對館藏的自豪與滿足。2017年12月,“谷事會”博物館經過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審核,被認證為“世界最大的皇冠開瓶器個人博物館”。
“由于啤酒產業悠久的歷史和人們對啤酒的熱愛,開瓶器變成了一個載體,藝術化地反映地理、品牌、人物等各種各樣的文化元素。”許曉帆說。他表示,這座開瓶器博物館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將這些承載著豐富故事與歷史的開瓶器匯聚一堂,深入開展文化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經權威機構初步評定,這座博物館的無形價值達1.5億至2億人民幣。(中國經濟網記者鞠然 經濟日報記者李彥臻、溫寶臣、梁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