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嘉根 雷逸慧
近日,湖北省鄂州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該市聚焦產業鏈現代化,大力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服務企業質量提升,全力搭建創新鏈、做強產業鏈,取得實效。
以質量管理“強企穩鏈”。鄂州市大力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3年列支30萬元開展QC小組活動;發放QC宣傳資料3000份;舉辦QC專題培訓6次,培訓學員540人次;開展技術指導96批次、經驗交流15次。目前,該市發布市級QC小組成果99個,獲省級優秀管理小組55個,獲全國優秀管理小組4個。該市3年列支21萬元招標第三方技術機構推廣卓越績效管理模式;舉辦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專項培訓班6期,培訓企業管理人員300余人;聘請專家調研指導企業120余次;幫助企業導入、建立卓越績效質量管理模式53家。鄂鋼、楓樹線業、容百科技、杜肯等行業龍頭企業通過實施卓越績效管理,把國際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應用到日常生產與經營活動中,推廣到上下游企業,大大提高了產業鏈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控制水平,10家企業先后獲鄂州市市長質量獎。
以集成服務“提質固鏈”。該市充分發揮省級質量技術機構和市、區行政服務中心作用,整合質量管理、標準化、計量、認證和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等質量技術資源,在全市搭建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9個、服務窗口10個,2022年服務企業3000余家,幫助企業解決各類質量技術難題2000余個。該市開展企業對標達標、提質強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百名專家風險排查質量幫扶等活動,2022年舉辦質量技術培訓、質量分析會35次,解決產品質量問題182個,提供標準化建設指導7家,提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幫扶5家。此外,該市圍繞當地支柱產業,開展省級中小企業質量提升示范工作,省市兩級3年投入255萬元招標第三方專業機構,為企業提供管理規劃、學習培訓、工藝優化、實驗室建設指導等服務,幫助企業完善管理缺陷、解決技術難題,通過測算產生質量總體效益4600萬元。
以科技創新“增效聚鏈”。鄂州市推進“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品應用”全產業鏈暢通,加強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與湖北省廣播電視總局共建移動廣播與信息服務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實驗室,與武漢大學共建北斗應急服務產業創新院;設立鄂州(武漢)離岸科創中心,引進院士團隊成立綠色藥物研究院,建設兩家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與武漢高校共建省級創新平臺30家,轉化落地成果106項。該市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協同各類重大創新平臺,培育和發現具有行業領先優勢的高價值專利組合,全市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7件,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65件,兩項指標均排名湖北省第三,為產業鏈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成果供給。2023年,鄂州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36家、湖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4家。
以區域協作“建圈強鏈”。鄂州市精準對接武漢“光芯屏端網”萬億級產業鏈。三安光電項目落戶鄂州后,該市先后引進多家上下游企業,在光電顯示、光通信、電子材料等領域布局相關產業項目30余個。目前,鏈上“三巨頭”三安光電、瑞華光電、芯映光電均已投產,年產值達50億元。華工激光旗下法利萊公司進駐葛店鄂州市經開區后,連續多輪增資擴產,聚集原料、零部件等上下游企業近30家,帶動鄂州智能制造產業產值突破百億元。鄂州市與光谷生物城共同打造大健康產業集群,著力擦亮中國“藥谷”品牌,2023年,鄂州大健康產業產值達122億元。此外,在鄂州,依托花湖機場“空中出海口”,長江存儲、聯想(武漢)、華星光電等11家重點企業開展外貿業務,中外運、港中旅華貿、日郵物流等29家國際貨代企業落戶,蘋果、施耐德、徐工機械等8家世界500強企業設立中國區中心倉,新科宇航MRO、中康眾盛、英佛曼納米材料等20個臨空制造業項目加快建設。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