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也去网,国产高清A在线视频,大屁股白浆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精品牛牛

青海海東樂都:科技擦亮生態底色

2025-07-23 07:37 來源:科技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楊秀峰)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青海海東樂都:科技擦亮生態底色

2025年07月23日 07:37   來源: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張添福 王 菲 通訊員 王桂萍

“以前,湟水河上難得見幾只水鳥;如今,野鴨成群,水清岸綠,冬天還能見到天鵝。”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居民張莉指著河面,眼中滿是歡喜。

青海省是黃河的發源地,而湟水則屬黃河上游一級支流,被譽為“青海人的母親河”。湟水流域承載了青海省大部分的人口、耕地和工礦企業的用水需求。

近年來,當地以科技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湟水河的蝶變正是其生動注腳。從垃圾處理廠的高溫烈焰,到“天空地一體化”環境監測網絡的數據跳動,科技正為這座高原小城的環境保護注入強勁動能。

凌晨4點,樂都區雨潤鎮漢莊村的垃圾處理廠機器聲隆隆。在中控室,工作人員緊盯屏幕,監控著爐膛內1025℃的高溫烈焰。這套價值3.72億元的垃圾焚燒發電系統,每天將450噸生活垃圾轉化為清潔電能。

“垃圾不再是負擔,而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廠區負責人常畢武介紹,自2024年8月投運以來,該廠已累計處理垃圾超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5萬噸。

視線轉向廣袤林區,科技也在改變著傳統的生態守護方式。

在樂都區引勝林場,護林員馬明華的日常工作因科技而改變。他手機上的巡護App,可以實時查看1110名護林員的工作軌跡。如今,依托北斗定位系統和病蟲害自動預警平臺,樂都區實現了林區管護全覆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全區林地面積達133.15萬畝,森林覆蓋率提升至41.02%,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43%。

為了守護高原的藍天白云,樂都區成為青海省首個建成“天空地一體化”環境監測網絡的區縣,依托12個國控監測點、56套微型站和無人機巡檢,樂都區構建起立體化環境監測體系。今年3月,當地一監測站PM2.5數據異常,環境監測網絡的數字化平臺迅速鎖定3家涉氣企業,執法人員48小時內完成處置。“數據跑路”不僅提升了執法效率,還帶來了更清新的空氣。2025年第一季度,樂都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高達98.8%。

科技創新不僅守護了綠水青山,更激活了“金山銀山”。如今,該區397家林業合作組織蓬勃發展,休閑農業、生態觀光等新業態,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責任編輯:楊秀峰)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