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據國家文物局公眾號消息,近年來,“文博熱”持續升溫,全國文物博物館單位年觀眾接待量保持高位,同時一些文物博物館單位仍存在安全意識淡薄、責任落實不到位、風險隱患突出、專業能力不足等問題,開放安全面臨嚴峻考驗。為進一步加強文物博物館單位開放安全管理工作,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確保人員和文物安全,日前,國家文物局發布通知就有關事項作出要求。
通知強調,要強化安全意識,切實筑牢文博單位安全防線。各文物博物館單位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文物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度重視開放安全管理工作,正確認識和處理好開放和安全之間的關系,增強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做到居安思危。要組織單位干部職工通過座談交流、業務培訓、警示教育等多種形式,及時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跟進學習安全生產法、文物保護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認真汲取文物安全事故教訓,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生產理念,時刻繃緊文物安全這根弦,堅守文物保護的紅線、底線、生命線。要堅持問題導向,清醒認識當前開放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全面梳理本單位在開放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以實際行動和務實作風筑牢開放安全屏障。
通知明確,要壓實安全責任,確保安全管理措施落實到位。文物博物館單位是開放安全管理的責任主體,要加強組織領導,把開放安全管理列入單位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分析研判部署安排,著力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強隱患排查整治,配齊配強人員力量,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明確單位主要負責人為安全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同志履行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建立健全全員安全責任制,制定崗位安全職責清單,實行清單式管理,把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和每名職工。要建立開放安全自評估機制,每半年應當自行對本單位進行一次開放安全檢查評估,做到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要把開放安全工作納入單位年度重點工作和職工年度考核內容,對崗位安全職責履行情況進行嚴格考核,并建立績效激勵和責任追究機制。
通知指出,要健全制度體系,推進開放安全管理精準化。文物博物館單位要根據單位規模、建筑結構、藏品性質、風險等級、開放模式、觀眾流量、地理位置、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性,全面精準評估開放安全存在的風險點和薄弱環節,構建高度契合的制度體系、資源配置和運行機制,就安全責任、值班值守、檢查巡查、消防管理、觀眾流量控制、觀眾安全管理、展品防護、設施設備維護、自然災害應對、應急處置等提出明確要求,進一步細化安全管理措施和操作規程。要針對性加強開放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博物館、紀念館在展品防護、設施設備維護、文明參觀、應急處置等方面,古建筑、近現代代表性建筑等單位在建筑本體保護、消防安全、觀眾安全等方面,石窟寺、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等單位在文物本體防護、觀眾承載量等方面,應當制定專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做到“一處一策”。
通知提出,要科學評估核定,合理管控開放單位承載量。文物博物館單位要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按照《文物保護單位游客承載量評估規范》等有關要求,充分考慮石窟寺、古建筑、古墓葬、博物館展廳、棧道等重點區域安全管理需要,科學合理測算、從嚴設定游客承載量并及時公布。要強化人員流量管控,結合實際采取網絡預約、錯峰參觀、限時限流、實時監測、預警上報等方式,調節控制游客量,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接待觀眾。在觀眾流量高峰時段要加強人員配備,加強引流疏導,合理優化參觀線路,嚴防扎堆聚集和擁擠踩踏。要開展觀眾承載量管控措施執行情況和效果分析,并根據評估結果作出適當調整。
通知要求,要深化排查整治,堅決消除開放安全風險隱患。文物博物館單位要嚴格落實開放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聚焦陳列展品、安防消防、設施設備、觀眾安全等風險隱患,常態化開展排查整治。要重點巡查游客量大、開放時間長、使用頻率較高的區域,檢查文物展廳防震措施、展柜密封性,電氣電路老化、易燃易爆物品、消防設施、疏散通道管理,入侵報警系統、電梯、空調、照明等設備運行狀況和公共區域地面防滑、護欄設施,特殊群體服務設施配備等,對發現的隱患要建立臺賬,明確整改時限、責任人,跟蹤督辦,閉環管理。要嚴格動火作業管理,文物博物館單位人員密集場所不得在對外開放期間進行動火作業,動火作業可能影響安全的,應嚴格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通知明確,要增強服務效能,持續優化開放管理保障措施。文物博物館單位要強化觀眾安全引導與服務,做好參觀信息前置和安全提示提醒,完善參觀預約機制,通過多種渠道公示開放時間、票務政策、臨展計劃、交通線路、禁止攜帶物品清單等信息,進一步提高參觀便捷性。要加強軟硬件服務設施建設,定期檢查設施設備的運行情況,做好維護保養,做到安全方便可用,提升參觀體驗感。要加強對觀眾的安全宣傳教育,制作文明參觀須知宣傳單,在開放區域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引導標識和語音提示,倡導文明參觀。要加強參觀秩序管理,在重點展區安排專人主動開展服務引導,及時制止觀眾的不安全行為,營造文明參觀的良好氛圍。
就提升應急能力,高效應對開放安全突發事件方面,通知要求文物博物館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開放安全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明確組織指揮機制、風險管控、監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處置、人員物資保障等內容,落實工作任務,細化工作流程,體現應急處置的主體職責和針對性、可操作性。要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定期組織應急培訓和演練,制作安全應急應知應會手冊,提高一線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帶班、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和信息報告制度,在旅游旺季和重要時間節點加強人員值守,確保迅速有效應對處置突發事件,遇有重要緊急情況要立即請示報告。要強化極端天氣等重大災害防范應對,備好防災物資,將防災措施做到前頭,落到實處,確保人員和文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