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記者從國家郵政局獲悉,7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14.3,同比提升5.2%。行業保持良好運行,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服務體驗持續改善,干線運能不斷增強,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
具體來看,發展規模指數為570.5,同比提升12.1%。從分項指標看,預計7月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14.7%,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接近8%。
7月9日,隨著一臺“以舊換新”的家用空調從廣東中山發往江蘇常州,2025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已達1000億件,較2024年達到千億件提前了35天。這已是我國快遞業務量連續五年突破千億件,今年的千億件更快誕生,凸顯了中國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7月,以舊換新政策持續為快遞市場帶來增量。此外,快遞企業積極開展校園包裹寄遞,深耕特色農產品、文旅特產等市場,滿足消費者消暑家電寄遞需求,促進市場規模穩步擴大。快遞業“規模經濟”效應有力促進要素全國流動、支撐消費活力釋放。
從快遞服務來看,7月服務質量指數為566.5,同比提升0.3%。快遞企業正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持續強化“正逆向一體化”運營能力,通過優化貨物周轉效率,精準匹配制造企業的彈性產能需求,為各產業鏈高效運轉提供有力支撐。
在場景融合方面,“快遞+文旅”模式不斷深化拓展。快遞企業在城市核心景區、機場、交通樞紐、酒店等設立服務站點,提供行李寄遞寄存,文創品、地方特產和遺失物品寄遞等便民服務,為“蘇超”“青島啤酒節”“避暑旅游”等提供寄遞保障,助力游客輕裝出行。
城市發展方面,快遞企業借助地鐵閑時運能,在青島探索“地鐵站接駁跨海直達、末端無人車運送、航空軌道多式聯運、集貨散貨同線網雙向運輸”一體化物流新模式,大幅提高運輸效率,增強計劃可靠性。與成都、鄭州等地公交合作,在人力資源共享、閑時運力復用、場站融合升級、車輛充電維保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探索“公交+快遞+生態”跨界融合新模式,放大“交快合作”協同效應,為城市服務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發展能力方面,航空寄遞網絡不斷加密,無人化發展進程加快,“快遞出海”穩步拓展。7月發展能力指數為220.7,同比提升1%,運輸能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