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如織,穿梭涌動,南來北往的旅客通往四面八方,奏響了大灣區最熱鬧與繁忙的景象。在華南地區,活躍著一個全國最大客流量的樞紐大站——廣州南站。
在這里,每天都律動著出發與抵達、遇見與重逢的美好節拍,也留下了充滿溫情的動聽旋律。“旅客有需求,我要有回應”是客運二車間客運值班員鞠琳一以貫之的工作指南,今年恰好是她參加工作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她如同嶺南大地上盛開的一朵紅色“木棉花”:用“愛心、關心、用心、貼心、暖心的“五心”服務理念點綴著旅客出行之路,讓美好旅途一路生花。她從參加工作以來共獲得旅客表揚工單600余件,多次獲得旅客“雙擊666”的好評!
一場 “巧遇”,敲開心靈之窗
8月6號下午兩點左右,鞠琳在三樓西平臺驗證口對崗位設備設施逐一進行巡視和檢查,就在檢查閘機運行情況時,碰巧發現一位女士多次刷證件刷不進,看起來十分無助,于是鞠琳立馬走向前想了解情況,柔和地問道“女士,您好,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嗎?”女士用雙手來回摸著閘機尋找她的身份證,著急地說“我看不清楚前方,不知道怎么弄好?”得知該女士是一名視障旅客,鞠琳耐心安撫女士并引導其人工通道,核對好女士乘坐車次所對應的站臺后,鞠琳一路小心翼翼地牽著女士的雙手,“抓緊我,可以轉彎了,馬上到電梯口了,再站過來一點點”一路上,鞠琳每經過一個關鍵路口都會細心提醒女士,一直將旅客順利地送到座位上幫助她登上了回家的列車,并詳細地和列車長做好交接。
臨近告別的時候,女士握緊鞠琳的雙手,感動地說道:“姑娘,你心真細,還好今天有你的幫助,我才能順利趕上車,雖然我看不清楚,但是我能感受到你的體貼和溫暖,太感謝了!”鞠琳笑了笑說:“這只是舉手之勞,我碰巧遇見了您,下次來廣州南站坐車可以電話提前聯系我們工作人員!”女士給鞠琳豎起大拇指點贊。暑運期間天氣炎熱,一陣陣熱風拂過,她們的話語如同夏日一股清涼的風,滋生出愜意與美好。
一場“約定”,織就團圓之美
當前正是暑運高峰期,車站人流密集,加強客運現場巡視是鞠琳工作的重中之重。 8月9日13點30分,鞠琳在換乘區巡崗時,發現一位老爺爺拖著行李箱拿著手機著急地在附近來回張望,看到老爺爺滿頭大汗,不知所措,于是便主動上前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助。老爺爺告知鞠琳他的聽力不好,聽不見家人電話里的內容,在車站里已經轉了很久都沒有找到家人。鞠琳立馬從老爺爺手機中獲取其家人電話,撥通電話后和旅客家人“約定”在一樓出站口附近的地鐵B出口集合,鞠琳把手機遞給老爺爺并安撫道:“老爺爺,您不用擔心,我現在就帶您過去和您的家人會和。”說完便帶著老爺爺去到地鐵站B口等待其家人到達。
根據“約定”地址和其家人會和后,老爺爺及其家人對鞠琳的熱心幫助深表感謝,老爺爺的兒子高興地說:“南站的服務真是666,效率太高了,在你們幫助下我一下子就找到我父親了”!
一場“尋找”,化解旅客煩惱
“客運服務是用自己的力所能及來解決旅客的燃眉之急。”這是鞠琳工作十年來總結的客運服務經驗,也是她守崗有責、處事有方的服務法寶。
8月12日15點10分,鞠琳在西平臺盯控客流情況,發現一位先生四處張望,神情緊張,于是便上前了解情況,得知旅客梁先生在西驗證遺失一張證件,在尋找證件的過程中與小孩走失了,著急地不知所措,鞠琳見狀,連忙安撫梁先生的情緒并引導旅客回憶進站路線:“先生,我十分理解您的心情,我會盡全力幫助您的,麻煩您回憶一下您進站時的路線,我們一起去找!”梁先生摸了摸腦勺平復一下心情,一邊回憶路線:“我是從一樓乘坐右邊的直梯上到三樓來,從直梯出來后徑直往右前方直接去刷證件了,走的比較急,拿行李的時候把證件忘拿了,正準備去安檢發現小孩也找不到了。”鞠琳立馬鎖定“右邊直梯”和“右前方閘機”的關鍵方位,十年的工作經驗讓她對車站的具體方位了如指掌,牢記于心。于是她化身成旅客乘車路線上的“活地圖”,不到兩分鐘時間,就幫助旅客找到證件和在閘機外方的小孩。鞠琳把證件遞給梁先生,并做好乘車安全注意事項提醒,梁先生感謝不已,為鞠琳的敬業和負責點贊!
十年,彈指一揮間,三千六百五十多個日日夜夜,大到每一次客流疏導、旅客安全乘降組織,小到幫助旅客找到遺失的一張證件、一個水杯、一袋零食,多到一個班下來做好旅客乘車指引260余次,小到解決旅客出行之路上遇到“急愁盼難”的問題……點點滴滴,林林總總,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似平凡的客運工作中,她用熱心與耐心為旅客出行之路帶來更多溫馨,正如她經常所說:“服務工作要從細處著手,我希望更多旅客因為我們的優質服務,由“我去廣州南站坐車”轉變為 “我想去廣州南站坐車”,因為滿意變成“我還想去廣州南站坐車!”(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