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運,這場一年一度的大規模人口流動,宛如一場宏大的社會交響曲,而鐵路則是其中最為激昂有力的旋律。自7月1日啟動以來,截至8月11日,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突破6億人次,達到6.16億人次,同比增長4.0%,日均發送旅客1467.5萬人次。這一龐大的數據,生動展現出鐵路在暑運期間的強大運力與關鍵作用,更映射出其在滿足人民出行需求征程中的堅定步伐與卓越成就。
運力的持續提升,無疑是鐵路部門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暑運期間,全國鐵路日均開行旅客列車11272列,日均安排加開旅客列車561列。新線新站的投入使用,如京哈高鐵京沈段、滬昆高鐵杭長段高標運行和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重慶東站等,宛如為鐵路運輸注入了全新活力,極大地拓展了運輸網絡的廣度與深度。通過對鐵路12306售票大數據的精準分析,鐵路部門得以依據旅客出行需求,靈活且精準地調整售票策略,實現熱門方向、區間和時段運力的及時投放。新開通的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日均到發旅客超4.3萬人次,讓沿線民眾真切感受到了交通便捷帶來的生活巨變,如重慶學生鄭宇輕松實現一日內品嘗兩地美食的美好體驗,便是生動例證。
在滿足旅客出行“量”的需求的同時,鐵路部門在服務“質”的提升上同樣不遺余力。上海南站與徐家匯書院共同打造的“匯悅讀”燈塔書房,千余冊涵蓋多類別的書籍,為往來旅客營造出溫馨的閱讀空間,讓旅途時光充滿書香韻味。各地鐵路部門的服務保障措施更是細致入微:國鐵武漢局積極協調市政交通部門,解決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國鐵成都局與供電局協作,為高鐵安全運行筑牢根基;國鐵呼和浩特局鄂爾多斯站貼心配備防暑小藥箱,給予旅客貼心關懷。這些舉措從細微處著眼,全方位提升了旅客的出行體驗,讓鐵路出行充滿溫情。
鐵路部門還積極創新,推出多樣化特色服務,精準對接不同旅客群體的需求。開行親子游、研學游、紅色游、康養游等特色旅游列車以及銀發專列,為暑期出游旅客提供了豐富多元的選擇。像“贛超”球迷專列、“天山號”“新東方快車”等特色客運產品,將鐵路出行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不僅滿足了旅客出行需求,更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在西南地區,中老鐵路跨境游的火爆,體現出鐵路在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的積極作用,為區域發展注入新活力。
暑運期間鐵路客流的高位運行,不僅是鐵路部門自身努力的成果,更是我國經濟社會蓬勃發展、民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生動寫照。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背后,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而鐵路部門正以不斷提升的運力、日益優化的服務和持續創新的舉措,努力回應著這份期待,在推動經濟發展、促進文化交流、提升民生福祉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望未來,隨著鐵路建設的持續推進和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鐵路必將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出行需求之路上邁出更加堅實有力的步伐,為社會發展繪就更加絢麗多彩的畫卷,續寫更多關于出行與發展的美好篇章。(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