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關系黨的形象和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堅持發揚釘釘子精神加強作風建設,以優良黨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釘釘子精神不僅是一種工作態度,還是一種工作方法,蘊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當前,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就是以釘釘子精神加強作風建設的生動實踐。這不僅要求我們從思想上深刻認識作風建設的重要性,還要從行動上鍥而不舍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切實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精準發力,找準作風建設的切入點
釘釘子首先要找準位置,瞄準方位、靶向發力才能敲得準、敲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八項規定為切入口和動員令,聚焦文山會海等“四風”問題,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局”,帶動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看到,作風建設仍面臨一些新情況新挑戰,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不時抬頭,隱形變異行為潛滋暗長,必須拿出釘釘子精神,做到緊盯不放、寸步不讓。找準方位。必須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把握其理論邏輯和實踐要求,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為重點,以集中整治“四風”突出問題為抓手,確保不跑偏、不走樣、不變形。找準問題。作風問題具有很強的變異性和隱蔽性,要準確把握作風建設地區性、行業性、階段性特點,密切關注作風問題的新表象、新苗頭、新動態,防止作風問題穿“隱身衣”、玩“障眼法”,讓隱形變異問題無所遁形。找準方法。推進作風建設要將“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堅持一體推進學查改各項工作,既要引導黨員干部錘煉黨性又要發揮好領導干部的“頭雁效應”,既要把問題找全找準也要把根源查深查實,既要注重整體推進又要善于集中整治。
久久為功,防止作風問題反彈回潮
釘釘子需要硬碰硬、實打實,不能一錘子買賣,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中央八項規定不是只管五年、十年,而是要長期堅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風化俗成需要時間,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币葬斸斪泳窦訌娮黠L建設,應當深刻認識作風建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拿出恒心和韌勁,繼續在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上下功夫,管出習慣、抓出成效。以科技賦能監督。監督在作風建設中發揮著“防火墻”作用。要堅持守正創新,在繼承實踐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監督手段基礎上,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監督工作,通過動態監測行政審批流程、交叉比對公務消費數據等手段,實現從“人工篩查”到“智能預警”的轉變,構建“發現問題—分析癥結—系統治理”的閉環機制,不斷提升監督質效。以制度保障長效。要構建科學合理的制度體系,將作風建設中積累的有效經驗固化為制度規則,把解決具體問題與共性問題、立行立改與建章立制、專項整治與系統治理結合起來,做到舉一反三、以點帶面,防止問題反彈回潮,以制度剛性保障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讓制度立信生威。以文化浸潤養成。作風建設既需要剛性約束,也離不開文化滋養,以文化人、風化俗成。要推動作風建設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相結合,通過廉潔文化活動、家風建設等多種形式,深入挖掘廉潔因子并融入黨員干部教育體系,引導黨員干部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內化為精神追求和行為習慣,實現作風建設從制度約束向文化自覺的升華。
實干為民,以成效衡量作風建設成色
群眾是作風建設的“閱卷人”,作風建設的最終成效要由他們來評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全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作風建設的“必修課”。堅持站穩群眾立場?!耙恢σ蝗~總關情”。要充分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強化黨員干部為民造福政績觀,推動從“辦公室”走進“田間地頭”的作風轉變,強化從“我問你答”到“你提我辦”的民意直通,不斷筑牢群眾根基,推動黨風政風持續向好。認真回應人民關切。群眾對身邊的作風情況感受最直接,開展學習教育不能閉門造車,要始終和群眾“坐一條板凳”,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用群眾語言拉近與群眾距離,真正了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準對接百姓需求。堅持成果惠及人民?!罢d在順民心”。作風建設成效如何,群眾最有發言權。要以群眾滿不滿意、高不高興、答不答應作為衡量標準,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使整改措施更貼民心、政策制定更接地氣,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突破,一個毛病一個毛病糾治,給群眾帶來更多幸福感。(陳和香 殷倩 作者單位:中共深圳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