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服務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新動能成長壯大,新業態蓬勃發展,市場預期總體穩定,向新向好態勢繼續鞏固。
一、服務業經濟穩中有升,支撐經濟增長作用突出
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初步核算,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390314億元,同比增長5.5%。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2%,比上年同期上升5.8個百分點。服務業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上升0.5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9.1%,比上年同期上升0.7個百分點。二季度服務業增長加快,服務業增加值195172億元,同比增長5.7%,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1.2%,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2個百分點。6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比上年同期增長6.0%,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企業生產經營增勢良好。1—5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1%,增速連續2個月加快。部分生產性服務業相關行業保持快速增長,研究和試驗發展、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商務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1.4%、11.3%和1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經營效益良好,利潤總額快速增長,企業盈利面持續改善。
二、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動能彰顯新活力
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機器人、量子通信等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帶動信息技術、商務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上半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1%和9.6%,合計拉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7個百分點,以上兩個行業增加值合計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9.8%,比上年同期上升0.5個百分點。二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8%和9.0%。6月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生產指數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6%和8.4%,保持快速增長。
新興服務業加快培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不斷深入。1—5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9.9%和9.5%,其中電子商務服務、信息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同比分別增長13.4%、11.1%和10.4%。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加速突破應用,數字服務供給不斷創新優化。1—5月份,規模以上數字技術應用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2%。高技術服務需求旺盛,帶動相關行業投資規模較快增長。上半年,高技術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6%,占全部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0.5個百分點,其中信息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7.4%。
服務消費穩中向好。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加力實施,消費環境逐步優化,高水平供給不斷豐富,消費新活力持續激發。上半年,服務消費較快增長,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3%,比同期商品零售額增速高0.2個百分點;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4.9%,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45.5%。即時零售、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態勢良好。上半年,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5%。文化和旅游消費提質升級,消費新增長點加快培育壯大。上半年,旅游游覽服務、文化體育服務平臺交易額同比分別增長31.9%和7.4%。1—5月份,規模以上文化藝術業、休閑觀光活動、旅行社及相關服務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4.8%、14.5%和12.2%。
服務業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入推進。1—5月份,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32543.6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旅行服務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2.2%;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執行額保持較大規模,其中維修維護服務、業務運營服務業務增長較快,執行額同比分別增長46.5%和20.7%。出入境便利政策不斷優化,跨境流動便捷順暢。截至6月末,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國家擴展至55國。清明和“五一”假期,中外人員出入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9.7%和28.7%。服務業對外資穩步擴大開放領域。1—5月份,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2596.4億元,占全部使用外資總額比重超七成,其中電子商務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146%。
三、服務業景氣保持擴張,市場預期持續向好
上半年,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持續位于臨界點及以上,均值為50.2%。6月份,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資本市場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業務總量增長較快。從市場預期看,上半年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值為56.7%,持續位于較高景氣區間。6月份,文化體育娛樂、郵政、航空運輸、鐵路運輸等行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
總體來看,上半年服務業經濟延續向新向好發展態勢,但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進一步穩固。下階段,要加力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加快發展服務消費,著力提升供給品質,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加快培育壯大服務業新質生產力,充分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推動服務業經濟持續向好。
(作者系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主任 彭永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