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8日訊(記者 郭文培)“定西因藥而名、因藥而興,中醫藥產業是我們立市興市之本、富市強市之基?!?月18日,第六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定西市副市長包世權表示,定西依托“千年藥鄉”資源稟賦和深厚文化,全力打造“中國藥都”,正加速從資源大市向產業強市邁進。2024年,全市中醫藥全產業鏈規模突破500億,達到了507億元,形成了全鏈條發展新格局。
包世權介紹,定西中醫藥產業發展成績斐然主要得益于四個方面。
一是在構建標準化種植體系上取得了新成效。定西充分發揮種質資源優勢,建設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建成西北最大的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保存中藥材種子324種6488份。建成了甘肅省唯一的中藥材種子加工廠,年加工中藥材種子1000多噸。推動標準化、工廠化道地大宗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加快設施育苗、種子丸?;浞降燃夹g攻關,制定黃芪、黨參、黃芩等22個大宗中藥材種子種苗及標準栽培技術甘肅省地方標準29項,培育隴芪、渭黨、岷歸等系列品種10多個。全市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率達到84.2%,建設中藥材GAP示范基地42萬畝,優質種子種苗繁育基地23.5萬畝。
二是在構建精深化加工體系上取得了新成效。定西搶抓大宗地產中藥材產地加工試點機遇,先后遴選33家中醫藥加工企業自建聯建產地加工車間60余個,年加工中藥材及中藥原料藥37萬噸。已建成隴西、岷縣中醫藥循環經濟產業園等5個中醫藥產業園區,引進中國中藥、廣藥集團、揚子江藥業等16戶全國中醫藥百強企業落戶定西,全市中藥材加工企業達到115戶,其中規上企業達到73戶,擁有藥品批號365個,年加工產值102億元,產品覆蓋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配方顆粒、中成藥、生物醫藥、康養保健等多個系列。
三是在構建專業化市場體系上取得了新成效。定西氣候溫涼,干而不燥、涼而不陰,是“天然藥倉”。持續推動倉儲能力擴容增量和交易市場現代化建設,引進中國中藥、九州通集團等現代倉儲物流企業建設倉儲基地和“智能云倉”,全市中藥材靜態倉儲能力達到140萬噸,儲藏品種320多個。已建成以隴西首陽、岷縣當歸城、渭源渭水源等5個大型市場為龍頭的中藥材市場體系,年交易量突破150萬噸、交易額近300億元。隴西首陽、岷縣當歸城、渭源渭水源已成為西北最大的黃芪、當歸、黨參交易市場。
四是在構建融合化發展體系上取得了新成效。定西搶抓建設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機遇,全力促進醫養融合、醫藥共榮,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定西醫院獲批建設,建立了以市級中醫院龍頭帶動、縣鄉公立醫療機構配套支撐的中醫診療體系,全市綜合醫院全部設置中醫科和標準化中藥房,鄉鎮和社區醫院實現中醫館全覆蓋。研發生產藥膳藥妝、醫療器械、藥浴保健等中醫藥大健康產品110多種,建成隴西中醫藥康養一條街、通渭溫泉療養中心等中醫藥康養基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醫養融合產業鏈,全市中醫藥康養保健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