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也去网,国产高清A在线视频,大屁股白浆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精品牛牛

全國電力市場有了統一的“度量衡”

2025-08-12 07:49 來源:中國青年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劉芃)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全國電力市場有了統一的“度量衡”

2025年08月12日 07:49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賈驥業

這是我國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關鍵一步。“從最基礎的計量與結算環節著手,致力于構建統一、規范、透明、高效的制度體系和技術基礎,為電力資源的全國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鋪平道路。”

——————————

我國的電力市場有了統一的“度量衡”。

8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電力市場計量結算基本規則》(以下簡稱《規則》)對外公布,圍繞電力市場經營主體電能量、功率等數據的測量、記錄以及提供相關數據的行為進行了規范,同時對電力交易機構的結算服務、電網企業電費收付等作出了統一要求。

這是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基礎規則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自2015年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電力行業格局基本形成,我國實現了從“計劃電”到“市場電”的重大轉型,電力中長期、輔助服務、現貨等各種市場品類逐漸走向全國。

“但隨著煤電、新能源、工商業用戶全面參與電力市場,各地計量管理要求不規范、單位不統一、流程銜接不順暢、電網企業與交易機構職責界面不明確、電費結算不及時等問題逐漸凸顯,亟須國家層面統一規范。”國家能源局市場監管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統一規范的市場“語言”和“標尺”,是破除壁壘、推動市場要素順暢流通的重要支撐。據了解,從2022年3月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到2024年7月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統一市場基礎制度”一直都被放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首要位置。

今年7月初舉行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其中“統一市場基礎制度”被放在了“五統一、一開放”基本要求的首位。在電力市場中,誰能參與、怎么參與、市場主體的責任和權利有哪些、商品如何買賣、價格如何形成等都是電力市場化交易的“度量衡”,需要統一和規范。

為此,202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修訂了已經實施19年的《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全國統一電力市場“1+6”基礎規則體系中的“1”就此形成。以此為核心,有關部門還編制出臺了《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試行)》《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基本規則》等6項配套規則,其中就包括這次發布的《電力市場計量結算基本規則》。

“電力市場‘1+6’基礎規則體系的建成,標志著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進入系統性、規范化推進的新階段。”在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副總經理陳瑋看來,這個體系的核心價值就在于統一市場規則、明確運行機制,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提供了“通用語言”,也就是統一的“度量衡”。

就以電力市場注冊為例,以往,一家售電企業如果想在多個地區開展業務,可能需要按照不同要求準備多份材料。但2024年發布的《電力市場注冊基本規則》提出“一地注冊,各方共享”的要求。這意味著,企業只需在一個地方注冊一次,就可以實現全國通行,交易成本有效降低。

具體到《規則》聚焦的計量結算環節,長期從事電力市場交易研究的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史連軍介紹,計量數據決定著電力作為特殊商品在交割中的物理精確性,結算是電力市場各環節價值實現的最終端,其效率決定市場整體交易成本。“現代電力市場的本質是基于精確的物理交割和價值兌現的復雜經濟系統。《規則》為這一系統的計量數據‘脈搏’與價值結算‘血液’鋪設了標準化軌道。其不僅是一項制度突破,更深刻指向市場效率與公平。”史連軍說。

比如,《規則》專門設置了“結算準備”小節,分門別類地提出了檔案、合同、調度執行、計量等各類型結算所需數據的收集匯總要求。通過這些計量結算數據,經營主體能清晰了解自身電力交易的成本與收益情況。“這不僅增強了經營主體對電力市場的信任度,也促進了市場交易的活躍度。透明的市場環境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市場參與者,進一步豐富電力市場的交易主體類型。”內蒙古電力集團內蒙古電力交易公司總經理王海利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規則》還特別統一了電力結算的周期及時限要求。之前,電力市場結算時序由各地自行制定,部分地區電費結算時間較晚,個別地區結算時間甚至長達1個月。但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市場經營主體對及時掌握交易執行情況、市場價格前后動態變化情況等的要求越來越高。

根據《規則》的要求,電力結算應該以自然月為周期開展,電力交易機構應在每月第8個工作日前出具上月正式結算依據,電網企業應在每月第10個工作日前發行上月電費賬單。這樣一來,發電企業原本需要近1個月才能拿到電費,今后10個工作日就能收到電費賬單。在史連軍看來,這些新要求提高了結算工作的效率,縮短了資金流轉周期,有效提升了電力市場整體的運營質效。

“《規則》的出臺,是我國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關鍵一步。從最基礎的計量與結算環節著手,致力于構建統一、規范、透明、高效的制度體系和技術基礎,為電力資源的全國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鋪平道路。”陳瑋評價說。

新一輪電力市場改革進入第10個年頭。《2024年度中國電力市場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突破6.18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62.7%。一組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更新的數據是: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力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完成市場交易電量2.9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電力市場經營主體數量97.3萬家,同比增長23.8%。

今年3月,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完成全國首筆跨經營區綠電交易;6月,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啟動連續結算試運行;7月,“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電力交易機制”正式建立……近期,我國電力跨省跨區交易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

如今,隨著“1+6”基礎規則體系的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又向前邁出了關鍵一步。但陳瑋強調,“1+6”規則體系在全國范圍內全面落地實施仍面臨一定挑戰。比如,電力市場在起步階段,各省基本采取了“以省為實體”的市場建設模式,“1+6”規則體系在實施過程中將面對與各省原有規則差異的碰撞。“同時,我國正處于市場發展的快車道,市場變化日新月異,為避免市場出現風險管理漏洞,規則本身還需不斷調整以適應市場的發展。”他說。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組織電力交易機構從與國家基本規則的一致性、出臺程序的合規性、制度規則間的協同性等方面,對業務區域內現行市場制度規則進行梳理自查,推動各地在基本規則的要求下統一規范開展市場交易。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賈驥業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08月12日 06版

(責任編輯:劉芃)

精彩圖片